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清金門鎮總兵署

清金門鎮總兵署
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清金門鎮總兵署位於金門縣金城鎮浯江街五十三號,即金門後浦東門,為清康熙21年(1682)間,總兵陳龍就明末文魁許獬的故宅「叢青軒」改建而成。許獬原名行周,因夢揭榜魁,而更今名,字子遜,號鍾斗,明萬曆25年(1597)中舉,29年(1601)高中會試第一,故有許會元之稱。尋殿試二甲一名,改庶吉士,授編修。許獬性嚴峻,幼時即天資聰穎,九歲能文,十三歲便學貫經史。殫心力學,文筆精妙,文章為海內所傳誦,故亦被尊稱為「許同安」。因以「叢青軒」為書齋,便將文集名為《叢青軒集》。另外尚有《四書合喙鳴》、《易解》等著作。許獬英年早逝,卒年時僅三十七,祀入鄉賢,配祀朱子祠。 金門鎮總兵署原位於金門所城,在浯洲之南,距後浦五里。東、西、南三面阻海,北以山阻,高聳臨江,極目東南,為備海之要地。故老相傳明代時,南門商船雲集,城內人煙稠密,有東、西、南、北四大街及城中八卦街。但清康熙2年(1662)為對抗鄭氏而行「遷界」,墮城毀舍,又遷民於內地,所城人煙逐漸稀少。另一方面,由於地勢轉變,本來金門舊城,海邊有沙汕,港口包藏,可以泊船。其後,沙汕卻逐漸淹沒。而後浦則因形勢優於舊城,且後浦早在明代嘉靖年間,鄉民便自築堡壘,以禦倭寇。崇禎末,甚至曾為海寇李魁奇攻陷。故康熙間,幾經策劃,於清康熙19年(1680)將總兵署移至後浦。此外,根據許氏族譜所記,總兵署移駐後浦,亦與總兵陳龍迷信風水,期盼子息有關。因陳龍艱於子息,有人勸稱其後浦人丁富厚,地多佳氣,遂移總兵署至後浦。另於農曆四月十二日將城隍爺分火到後浦奉祀,此後即以農曆四月十二日作為後浦城隍爺生日,由此並衍生出目前每年熱鬧舉行的四月十二迎城隍。而舊城則一衰於倭寇之焚掠,再衰於清初墮城毀舍,加以署衙它遷,年代久遠,只餘碎瓦殘礫。 清同治7年(1868)總兵署改為協鎮署。民國4年(1915)金門設縣,次年改為金門縣公署,民國38年(1949)公署改為福建省政府辦公廳,後期曾做為金門縣警局使用。 民國80年(1991)由內政部評定公告總兵署為臺閩地區第三級古蹟,後金門縣警察局在民國84年(1995)遷出,之後民國85年(1996)進行整修,中間一度借用為行政院處理試辦兩岸通航事務金門行政協調中心,成為政府小三通前進指揮部。後經多方討論後,於民國91年始定位為「清金門鎮總兵署史料館」,朝著回復歷史場景及相關文物展示的方向規劃,藉由各項展示,重現清代金門總兵官威儀,民國93年(2004)正式對外開放。 民國108年(2019)因清金門鎮總兵署為金門重要觀光景點,為提供更充實完整的展示文宣內容,進行空間展示規劃,同年12月重新開放參觀。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清金門鎮總兵署 / 授權人:國家文化資產網 /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BOCH_CountryCulture_11&id=19911123000008。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國家文化資產網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金門縣
金城鎮
浯江街53號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內政部(80)臺內民字第8079470號
1991-11-23 15:43:39.0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種類
種類代碼
A6


種類名稱
衙署


現狀
古蹟多處遭白蟻侵蝕痕跡,包括大堂、穿堂左右側窗框、內署後寮牆出檐及西將裨廳屋架等處。壁體部分裂隙出現滲水痕跡。
外觀特徵
總兵署為四合院式之配置,並以四進之規模呈現尊卑次序之內外空間特性。頭門與穿堂為過渡空間,中港採三開間榻受及左右二房共五開間,三川脊屋頂。 內埕中庭甬道鋪石條,兩側鋪尺二磚丁鋪。中央大堂前帶軒以作為過渡空間,大堂屋架已於民國74年(1985)改為鋼筋混凝土仿九架木構架作,大體與頭門相同均顯得簡潔無裝飾,屋面亦為三川脊,軒則為捲棚作。穿堂於相同時間與大堂均改為鋼筋混凝土造,為四柱七架樑作。 總兵署經過使用新材料改建後,僅存內數仍保有清代風格,此外的其它各處,均在舊址上改建,但中軸線上的頭門、大堂等外觀亦保存閩南風格,仍具有清代衙署特質,深具特色。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1. 部分壁體裂隙處出現明顯滲水痕跡,建議多加留意,必要時進行修繕程,避免造成建築本體損壞。 2. 古蹟木構件遭白蟻侵蝕嚴重,應定期察看蛀蝕情形,如有異常,應立即回報主管單位。 3. 為避免古蹟本體受損,建議盡速修復鬆脫之瓦片。
使用情形
現作為金門歷史、總兵署歷年變遷等展示與服務中心,每日開放民眾參觀,由金門縣政府觀光處長期派員進駐,定期清潔與維護。
所有權屬
身分
名稱
土地所有人
金門縣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金門縣金城鎮環島北路一段66號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科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82-325643#813
主管機關名稱
金門縣文化局
所屬主管機關
金門縣政府
室內特徵
其主構造已於民國57年(1968)改建為鋼筋混凝土造,包括仿木構架、立柱等,整體構架較一般木構架簡化。內署則保留清同光年間之形貌,主要構造仍為木構。其共五開間十一架,中港為四立柱三通五瓜作構架,兩側為承重牆構造。 今清金門鎮總兵署平面格局仍有清代衙署建築特性,空間組織以中軸線由外而內為頭門、甬道、大堂、穿堂、內署、內宅,頭門兩旁為材官廳與旗廳,正堂兩旁為室,穿堂兩旁為天井,內署、內宅兩旁為間,東、西廂房為科房、將禆廳、耳房。 目前所展示的「清金門總兵署特展」主要展覽動線第一站為金門暨總兵署歷史,由東耳房開始參觀,從金門歷史及地理位置切入,說明歷代人口流動、官衙設置、總兵歷史及故事等;第二展覽區為總兵生活體驗區,藉由總兵署建築物及其規制,從內宅、內署到大堂,輔以家具及蠟像等重現總兵生活情境、主持審判情境、地牢等;最後在西廂房為主題展示區,有水師提督與戰船、誥命及奏摺古物等展示,更結合水師提督與海盜蔡牽抗戰的故事,製作體感互動遊戲,透過遊戲體驗,使遊客更能更加身歷其境。
評定基準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大小段
地號
1
金門縣
金城鎮
城北段
516
2
金門縣
金城鎮
城北段
519
3
金門縣
金城鎮
城北段
520
4
金門縣
金城鎮
城北段
521
5
金門縣
金城鎮
城北段
524
6
金門縣
金城鎮
城北段
532
緯度
24.43229
經度
118.3184
法令依據
文化資產保存法
影音多媒體圖片
檔案網址


多媒體名稱
清金門鎮總兵署01


檔案網址


多媒體名稱
清金門鎮總兵署02


檔案網址


多媒體名稱
清金門鎮總兵署03


檔案網址


多媒體名稱
清金門鎮總兵署04


檔案網址


多媒體名稱
清金門鎮總兵署05


檔案網址


多媒體名稱
清金門鎮總兵署06


檔案網址


多媒體名稱
清金門鎮總兵署07


檔案網址


多媒體名稱
清金門鎮總兵署08


檔案網址


多媒體名稱
清金門鎮總兵署09


檔案網址


多媒體名稱
清金門鎮總兵署10


檔案網址


多媒體名稱
清金門鎮總兵署11


檔案網址


多媒體名稱
清金門鎮總兵署12


檔案網址


多媒體名稱
清金門鎮總兵署13


檔案網址


多媒體名稱
清金門鎮總兵署14


檔案網址


多媒體名稱
清金門鎮總兵署15


檔案網址


多媒體名稱
清金門鎮總兵署16


檔案網址


多媒體名稱
清金門鎮總兵署17


檔案網址


多媒體名稱
清金門鎮總兵署18


檔案網址


多媒體名稱
清金門鎮總兵署19


檔案網址


多媒體名稱
杜蘇芮風災後緊急修復實況


指定(登錄)理由
具有保存價值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