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民國55年整建台北大橋工程

民國55年整建台北大橋工程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民國55年整建台北大橋工程

圖民國55年(1966)舊台北橋改建,淡水河中打樁船。原先舊台北鐵橋因逾齡,且不敷當時交通需要,民國49年(1960)間即有改建之議,至民國53年(1964),開始初步規劃,經由公路局數度邀請國內橋樑專家座談,研討橋位、跨徑及型式等問題,獲致初步結論後,隨後開始籌措財源及細部設計等工作。

終於民國55年(1966)7月興工,重新擴建。當年改建台北大橋原因有以下三點:

1.舊橋建於大正14年(1925)間,鋼架鏽蝕甚烈,斜桿鬆弛,橋墩部分開裂,安全堪虞。

2.橋面寬度僅13.4公尺,快車道5.9公尺、兩側慢車道及行人道寬7.5公尺,據民國56年(1967)調查台北橋每日交通量:快車22180輛、機踏車26699輛、腳踏車38054輛、行人萬餘人,已無法適應當時交通量。

3.橋梁載重原設計為日本舊規範載重標準8公噸,尚低於我國H-15及標準,不足以因應當年需要。整個台北大橋改建部分主要困擾之一,據指出,三重市端位於重新路,案都市計畫僅寬22公尺,而大橋引道包括兩旁道路需要41.2公尺,故必須先辦理變更都市計畫,但手續繁複,有關單位曾自民國55年(1966)5月起向三重市公所都市計劃委員會申請變更,至民國56年(1967)9月始正式完成,耗時一年四個月。

變更都市計劃同時,為爭取時效,一方面委請辦理收購用地及拆遷房屋等準備工作,在變更都市計劃正式生效後,縣府及台灣省議會專案小組數度協調,邀請省議員參加,數度協調折衝後,始完成購地及房屋拆遷補償方案。在最麻煩的徵收三重土地時,施工單位採彈性因地制宜施工,所幸順利最後完成使命。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民國55年整建台北大橋工程 / 撰寫者:蔡棟雄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198388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取得對象
台北大橋施工報告
取得方式
翻拍
資料來源
台北大橋施工報告
撰寫者
蔡棟雄
創作者
不明
時間資訊
登入日期
2019/9/5
ISBN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出版者
台北大橋改建工程處
存放位置
台北大橋施工報告
時間分期
民國60以前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