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窨花,是臺灣早期茶葉發展的主力。窨製薰花茶又稱為「香片」,其製作原理是將茶葉與香花草依適當比例混合之後,利用茶葉具有強力吸收氣味的特性而吸收花的香氣,讓茶葉帶有花香。
清同治時十二(1873)年,因國際茶飲市場改變及製造成本提高,臺灣的傳統重發酵烏龍茶滯銷,成堆的茶葉囤積於臺北大稻埕碼頭,為了解決困境,茶商將滯銷的茶葉運往福建薰花加工,製成「包種花茶」或稱為「花香包種茶」。根據文獻指出,1874年臺灣最早製造花香茶的茶廠係由王登氏「合興茶行」成立; 1881年有吳福老(吳福源)引進薰花包種製法及精製,於大稻埕設立「源隆號」;1882年王安定、張占魁設立「建成號」,主要銷售印尼爪哇等地,為臺灣本島花茶之開端。
傳統花香包種茶的製程,是將茶葉進行烘乾後,配以茉莉、黃枝、秀英、樹蘭等香花,是將茶葉100斤,以茉莉花鮮花30斤混合後靜置約20小時,待茶葉充分吸收香氣後,將花揀除後再乾燥至安全範圍。但自無薰花包種茶研發成功後,薰花包種茶即逐漸淡出歷史舞臺。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