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阿里山森林鐵路

阿里山森林鐵路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鐵路跨越熱帶、暖帶、溫帶,三種林相垂直分佈,集森林鐵道、登山鐵道和高山鐵道於一身,舉世罕見。為全世界島嶼登山鐵路海拔最高者2,451公尺,也是亞洲海拔最高的762mm軌距鐵路。以全球非齒軌的登山鐵路統計,海拔落差2,421公尺,名列前茅,其重要性可見一斑。具備世界登山鐵路五大工法的其中四項:包含馬蹄彎、螺旋路線、之字形、特殊形式的蒸汽機車,與世界遺產印度大吉嶺鐵路相同。 阿里山森林鐵路大吉嶺喜馬拉雅鐵路國家臺灣印度完工時間1912年1882年入選潛力點時間(左)登錄世遺時間(右)2003年1999年鐵路最高點祝山站海拔2,451公尺庫姆Ghum海拔2,258公尺鐵路全長主線約72.7公里主線約88公里特殊價值762mm窄軌登山鐵路,具備世界登山鐵路五大工法的其中四項,包含馬蹄彎、螺旋路線、之字形、特殊形式的ShayGeared蒸汽機車。610mm窄軌登山鐵路,具備世界登山鐵路五大工法的其中四項,包含馬蹄彎、螺旋路線、之字形、特殊形式的ToyTrain蒸汽機車。世界列名集森林鐵道、登山鐵道和高山鐵道於一身亞洲第一條登錄世界文化遺產鐵路 火車快飛火車快飛越過高山飛過小溪不知走了幾百里快到家裡快到家裡爸媽見了真歡喜兒時記憶,母親孕哺,兒歌流傳的年代至今,誠如阿里山森林鐵路一般。歷經時代變遷、科技進步。然樸拙山林、原始風光,恰似兒歌歌詞中「越過高山、飛過小溪」歷久不變。 鄒族(Tsou;Cou)傳統語言為鄒語,為臺灣原住民族的一支,分布於南投縣、嘉義縣和高雄縣境內,人口約7,116人(內政部1998年統計)。鄒族部落及人口較集中在嘉義縣阿里山鄉境內,比起過去的傳統領域的範圍(南投、嘉義、臺南、高雄),顯然驟減不少。而社會結構組織也從過去的六大社群(luhtu,imucu,tfuya,tapangu,sa’alua,kanakanavu)減為目前兩大社(tfuya特富野、tapangu達邦)。因此,鄒族社會的結構瓦解危機隨著時代的演進,正持續不斷威脅鄒族族群命脈的傳續。 阿里山森林鐵路沿線經過嘉義、北門、竹崎、木履寮、樟腦寮、獨立山、梨園寮、交力坪、水社寮、奮起湖、多林、十字路、屏遮那、二萬平、神木、沼平等站。阿里山鐵路最早的蒸汽火車,是美國LIMA公司13噸的ShayGeared二汽缸蒸汽機車。1910-1913年時,為應付高山地區的工程修築工作,購入18噸的ShayGeared二汽缸蒸汽機車8輛。於1912-1917年間引進ShayGeared三汽缸28噸蒸汽機車,共購入了12輛。

禁止下載描述文字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國家文化資料庫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國家文化資料庫
地點名稱
阿里山/竹崎/竹崎/交力坪/水社/獨立山/奮起湖/奮起湖/達邦/會結/梨園
緯度
23.5112/22.7725/23.5161/23.5326/23.8672/24.5753/23.5046/23.6608/23.4543/22.5545/24.4203
經度
120.804/120.401/120.548/120.644/120.903/121.48/120.698/120.363/120.75/120.423/121.366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