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苦苓

苦苓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苦苓,本名王裕仁,又有古令、托斯基等筆名,熱河省林東縣人。民國44年出生於宜蘭縣三星鄉,50年入新竹縣福興國小,56年入新竹縣立新竹第一初級中學,59年就讀省立新竹中學,62年考入臺灣大學圖書館學系,二年級轉入臺大中文系,開始寫作。64年首度對外發表作品,詩〈漁舟唱〉、〈相逢何必〉刊載於《藍星詩刊》第三號,同年自費出版第一本詩集《李白的夢魔》。65年主編系刊《新潮》,並與羅智成、楊澤、天洛、方明、詹宏志等創辦臺大「現代詩社」,積極於新詩之創作,作品屢屢獲獎。68年任教於明道中學,主編明道文藝,並編過陽光小集詩刊。71年開始有計畫地投入散文創作,並在報紙撰寫專欄。73年起更以中學生生活為題材著手撰寫「校園檔案」系列文章,備受各方矚目。後辭去教職,成為專業作家,產量驚人,除新詩、散文、小說外,尤以雜文為主。寫作外,還出版有聲書,成為各項演講的票房名嘴、電視、廣播節目主持人。曾獲國家文藝基金會大專文藝獎、香港詩風四週年紀念獎、時報文學獎散文優等獎、中外文學現代詩獎優等獎、聯合報小說獎極短篇獎、吳濁流文學獎小說獎。其創作量豐富,早期以詩作為主,強調語言生活化,題材現實化。散文觸及社會各層面,具有批判諷刺的特質。小說,亦不失其幽默諷刺。

本人物內容參考自《續修新竹市志下冊》,〈卷七藝文志〉,第一篇:文學,第三章:二次大戰後新竹的文學,第四節:現代散文,貳、他籍作家及其作品,第1794至1798頁。(新竹市:新竹市文化局,民94年)
基於歷史文化之記錄需要不斷延續始能保存,新竹市政府於民國91年動工修纂《續修新竹市志》。延續前作《新竹市志》,續修的內容以民國75年至85年新竹市的各項資料為主,並針對市志有誤之處進行修正補充。續修三冊分卷跟市志一致,兼顧了地方志傳統,文字寫法更符合現代所需,讓有志於新竹市地方研究的新舊讀者,皆能閱讀便利並得到更多屬於新竹市特有的知識。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人物與團體
建檔單位新竹市文化局
別名
王裕仁;古令;托斯基
出生地點-縣市區
宜蘭縣
出生地點-緯度
24.6664544
出生地點-經度
121.6524489
生年月日/時期
1955
國籍
中華民國
撰寫者
新竹市文化局
性別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