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最早源於1701年廣東潮州府的客家移民從今日萬丹移入潮州,而後開始納入治理。日治時期先後設阿緱廳潮州支廳與高雄州潮州郡,潮州因為是郡治所在,且鄰近村落的農産品集散地與日用品的市集,故而開始發展。本報告書共調査31處建築,以民居的數量最多,在建築外觀上以卵石砌牆的風土構造型式爲最大的特色,其中有數座較具規模、形制與精緻度的民宅。宗教建築方面,則以朝林宮較具特色。而南進路郵局昔日爲舊潮州庄(街)役場,爲潮州鎮在日治時期所留存最具價值的公共建築。
本報告書研究案例包含五魁里鄞宅1、鄞宅2、王宅;三星里李宅、簡宅、江持速宅;彭城里劉宅1、劉宅2;四春里陳宅1(陳伍參宅)、陳宅2、陳宅3、陳宅4;泗林里陳宅1、楊宅、陳宅2、許宅、鄭宅(鄭瑞財宅)、黃宅;東源礦米廠;崙東里許宅;泉發號布莊;原王月耀宅、米店與其東側巷道;新生路街屋(原李耳鼻喉科醫院);西市路街屋1;西市路街屋2;黃耀申宅與中山路街屋1;中山路街屋2 (榮安西藥房);競馬場日籍職員之宿舍;舊五隆宮;朝林宮;潮州鎮南進路郵局(原潮州庄、街役場)。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