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丹頂鶴(爭鳴)

丹頂鶴(爭鳴)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王徵吉七0年代開始接觸攝影,曾任記者的他,創作方向從人像、風景到專注於鳥類身影的追尋,尤以1993年後頻繁接觸的黑面琵鷺,最為人樂道。本作攝於北海道,八0年代初期因赴日拍攝雪景的緣故,被已列為保育類動物的丹頂鶴美麗曼妙的姿態所吸引,開啟他追尋拍攝的熱情。丹頂鶴個性溫馴,姿態優美又長壽,常被當作吉祥、長壽的象徵,在中國有「仙鶴」之稱。鮮紅色的頭頂是牠的特徵,臉頰、頸部和腳則呈黑色。冬天成群生活的丹頂鶴會一邊展開翅膀,一邊發出嘹亮的鳴叫聲,以此求偶。本作以長鏡頭,在不干擾被攝對象的情況下,捕捉雪地中四隻丹頂鶴一起引吭的美妙姿態。透過王徵吉的鏡頭,丹頂鶴美麗的身形盡現,白色的羽毛在雪白背景中顯的明亮,略有重疊的身影,黑與白的搭配,經營如畫一般的畫面,畫面中的丹頂鶴彷如遼闊天地中的音樂家,忘情的展現風采。生態攝影最困難在於捕捉動物的情緒表現,它們不確定的反應,常常須長時間的耐心和運氣,才有可能拍到精采作品。攝影者以一群抬頭齊鳴的鶴鳥,作為主題,形造出線狀的結構圖式,黑白的主色調,更俐落切割掉,不必要的背後景物,使整張作品幾乎呈現純白彩系,強迫觀賞者集中焦點在鶴鳥身上動作。(頁181)(聚焦台灣-唯美與寫真)

禁止下載描述文字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國家文化資料庫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國家文化資料庫
創作者
王徵吉
其他貢獻者
本人
創作日期
1996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