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族譜中的子輩命名

族譜中的子輩命名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族譜中的子輩命名

這份文件提供人是李慶源,是父親傳給他的李氏祖譜其中一頁。族譜,是清朝漢族移民記載家族來源,移動、分家及重要家產的故事記錄,確保代代相傳溯源不忘本的方式。許多台灣保有族譜的大家族會以祭祀公業來共同擁有地產以作為祖先祭祀的場所。漢族文化李重輩分,民間說法「論輩不論歲」,常指向儒家文化中長幼有序的家庭價值。這一頁的李氏族譜引就明確指出其「輩序云」的詩句:先公源上客 禹甸梓垂青 世冑因衍 昆謀應日新......,這意味家族中的子孫(以男性為主)的姓名中需透過此輩分的指定順序命名。如李慶源的父親李謀賜,姓名中字的謀,就顯示其為李世家族的第十七代。這樣的輩分論的價值,在現代核心家庭不見的看得很重要,李慶源該是李家的第十八世,名字中就不以「應」命名,父親有兩個兒子,長子即以應字作為命名原則,但長子之外的次子似乎也就逃脫了家族的責任,可以自由命名了。這樣的案例在少部分的農村移民中仍能見到類似的族譜,但多數以不見得依循族譜原則,僅在家中存下族譜讓後代知道來源也就達到傳承的效果。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族譜中的子輩命名 / 撰寫者:張蕙雯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Event&id=189432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撰寫者
張蕙雯
時間迄
民國/戰後時期
時間起
清朝光緒年間/臺灣的清領時期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