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葉金海

葉金海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葉金海,明治三十六年(1903)出生在新竹西門。十二歲時加入布袋戲班習藝,足跡遍及台灣各地,由於學的是北管布袋戲,遂受到子弟團的聘請,教授曲譜和戲文,先後在竹南、後龍、新豐等地軒社以及新和樂軒、振樂軒教戲,而以在振樂軒為期最久。擅長編劇,又能同時在嘴裏含兩隻嗩吶吹奏,有「鼓吹海」之美名。 日治時期,子弟團之間「拼台」風盛,在「輸人不輸陣,輸陣歹看面」之下,出奇制勝,編寫新劇本、新創作,遂有金光北管戲之出現。金海仙以其來自布袋戲的經驗,編寫薛丁山與樊梨花之遠征「南北交阯」最出色。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禁鼓樂」雷厲推行,傳統民間曲藝為之衰退消失,金海仙被迫改行做草帽的中盤商,到鄉下去購買藺草,再請人代工做草帽,走遍大大小小村落。戰後北管子弟戲在地方士紳支持下再度發展,先生整理抄錄《振樂軒曲部總目》三十五冊(部),並由其教授文、武場,使得振樂軒的演出恢復水準,儘管家中經濟十分緊迫,教戲時始終不取絲毫報酬,終其一生完全義務性的奉獻北管。1955年去世。

本人物內容參考自新竹市文化局,業務項目:人物誌
https://culture.hccg.gov.tw/ch/home.jsp?id=285&parentpath=0,3
新竹市文化局人物誌內容多數源自新竹市政府於民國79年彙集各界學者撰寫編修的《新竹市志》叢書及民國94年增修之《續修新竹市志》中,包含新竹市從清代至民國85年間,新竹市地區的先賢與耆老生平事蹟,不但是民眾了解新竹市人物的入門資料,也是協助後進學者研究新竹地方知識的基礎文獻。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葉金海 / 撰寫者:新竹市文化局 / 描述文字授權:OGDL 1.0 / 建檔單位:新竹市文化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eople&id=181883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人物與團體
建檔單位新竹市文化局
出生地點-名稱
新竹西門
生年月日/時期
1903
國籍
台灣
撰寫者
新竹市文化局
卒年月日/時期
1955
性別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