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南投縣政府在愛蘭橋頭牛相觸圳碑旁設立「二二八事件烏牛欄戰役紀念碑」,當時縣長是民進黨的林宗男,除了邀請雕刻家創作「圓而不圓」作品,紀念碑文也描述了二二八事件起因及導火線,以及發生在此的烏牛欄戰役經過,文末並說明立碑用意。
二二八事件的前因是1945年日本戰敗後,國民政府接收台灣,當時來台主政的是一批外省人,行政首長是陳儀,這些來台人員位居政府官職,不但歧視台灣人,而且軍紀敗壞,貪腐嚴重,時常欺凌百姓,加上通貨膨脹,物價高漲,導致民不聊生,人心思變。
1947年2月27日,專賣局人員在查緝私菸時打傷一名女菸販,還誤殺路人,引起民憤。隔日民眾陳抗竟遭掃射殺害,所謂「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於是2月28日後,反抗行動延燒全台,甚至連學生也自組反抗軍對抗政府。比較有規模的就是黃金島等人領導的二七部隊,為了避免波及台中市民,他們將政府軍引到埔里會戰,與當時政府軍21師在烏牛欄激戰,是為「烏牛欄戰役」。二二八事件造成數萬台灣人民傷亡,留下歷史的傷痕。1995年訂228為「和平紀念日」,各地也陸續設立二二八紀念公園或立紀念碑,希望台灣人民放下仇恨,守護民主,共同維護永久和平。(474)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