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蔥是埔里人餐桌上經常見到調味聖品,它的風味強烈,無論涼拌生食、煮湯、葉子裹麵粉油炸都各有所號。 刺蔥又名食茱萸、是埔里丘陵地帶常見的植物,它外型最大的特點是全株都有刺,甚至連葉子的中間葉脈也有刺,處理起來頗為麻煩,必須用剪刀從葉子兩側剪下要食用的部分,一不小心就會刺到手,甚至鳥兒也不敢在上頭休息,因此有個有趣的別名叫做「鳥不踏」。 埔里鄉親最家常的料理方式是將刺蔥葉子切碎後灑在淋上醬油膏的豆腐上涼拌著吃,有的會將整片葉子裹麵粉油炸當點心吃,或用來煎蛋,埔里有業者開發「刺蔥餅」,有點像是杏仁薄片,但加上刺蔥後便具有埔里特有的鄉土風味。 而阿美族傳統拿嫩葉煮雞湯、魚湯、香氣撲鼻,滋味鮮美。 刺蔥一年四季皆有生產,且長得頗快,生命力強,許多埔里鄉親在院子裡有種刺蔥備用。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