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御閣」是紀念文聖孔子和武聖關公,以及引用「志在春秋一部書」的典故。1979年,又興建了一座觀音大士騎龍聖像於春、秋兩閣之間,聖像高3丈6尺,長25丈7尺,由橋上的龍口進入,並在龍腹洞內繪有美麗的五彩壁畫,亦有香油箱及神像供民眾膜拜。
騎龍觀音身穿白衣,手拿柳枝淨瓶,兩旁侍立善財童子與龍女,企於一綠麟紅鰭的巨龍身上。觀音與善財龍女是近代常見的造像組合,而騎龍觀音的形象在戰後臺灣民間廣為流傳,據說1959年臺灣發生87水災時,有騎龍觀音顯聖,並留有圖像。不過後來得知是該像是翻拍19世紀日籍畫家原田直次郎作品《騎龍觀音》油畫,另外還有一個彩色版本則為臺灣畫家蔡仲勳於1984年臨摹的複製畫。該像設在半月池上,量體巨大,在到春秋閣前均會經過,是非常顯眼的地標性建築。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