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31年(1898)經總督府核准創設九芎林公學校(今新竹縣芎林國民小學)。創校初期借用民房充為教室(竹北堡九芎林庄芎林第十六番地),至明治42年(1909)購置校地、新建校舍落成,遷至現今校址(文林村文山路288號)。大正9年(1920),校名改為「芎林公學校」;大正15年(1926),日本政府為推動殖民地農業人才的培養,併設「芎林農業補習學校」;昭和16年(1941)臺灣總督府頒布國民教育令,改稱為「芎林國民學校」。直至光復後,歷經三次校名更迭(即中心國民學校、芎林國民學校、芎林國民小學),成為現今芎林國民小學,而從校名多次的更迭亦呈現出國家政策、教育制度之變遷。2009年,適逢芎林國小111週年校慶暨教學行政大樓新建落成,校方規劃並成立校史室,新竹縣文化記憶庫之芎林國小校園文化資財,即為典藏於校史室內之校園、教育史料。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