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陶燒

跟陶燒有關的相片,共8張
跟陶燒有關的相片,第1張
跟陶燒有關的相片,第2張
跟陶燒有關的相片,第3張
跟陶燒有關的相片,第4張
跟陶燒有關的相片,第5張
跟陶燒有關的相片,第6張
跟陶燒有關的相片,第7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臺灣陶藝家黃春貴(1962-),臺北人,國中肄業後,即出外工作,原職土水師傅,工作閒暇之餘,同事起鬨要做廟會舞獅用的獅頭面具,黃春貴的巧手讓眾人驚豔,其黏土模型也使士林一帶舞獅頭有了全新面貌。土水工作量減少後,黃春貴便走向了創作之路,以電燒窯製作陶器,其後慢慢領會出泥土變化,開始創作難度較高的柴燒窯。 柴燒窯不同於電窯的便利性,柴燒窯更需了解火的掌握度,火燒痕跡產生出的落灰,更是柴燒窯的特別之處;憑藉著巧手和對陶藝的熱誠,曾在住家附近的陽明山,建立臺北最大的柴燒窯。柴燒陶藝施作需耗費極大的體力和耐力,需長達四天三夜的顧窯掌控,才能升溫至恰到好處的火侯,在1230度的高溫下不斷投材,火焰直接在坯體上,留下自然的火痕,待燃燒後的灰燼落在作品上融化,產生自然的落灰釉。 完全燃燒的灰燼極輕,在受火痕與背火面所產生的陰陽變化下,色澤呈現溫潤且變化萬千。木灰中的鐵和陶坯上的鐵融合,變化出不同色彩的釉色,厚薄不均的釉面,留下火焰燻燒的痕跡,搭配上黃春貴的巧手,一件線條優美,質感細膩、呈現古樸氣息的陶藝品就此產生。此件作品的落灰釉厚實沉靜地躺臥於土坯表面,依循著變化萬千的釉色與釉面,呈現一如作者本人無以矯飾的敦厚樸實風格。(500字)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陶燒 / 授權人:文化部典藏網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MOCCOLLECTIONS&id=18000002696。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文化部典藏網
建檔單位文化部典藏網
作者
作者: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