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燦,字奎五,號清河居士。1907年生於新竹東門。週歲喪父,賴寡母含辛茹苦,獨撐家計,慈嚴並施,撫育成人。新竹第一公學校畢業後,在豆腐商處幫傭,閑時手不釋卷,研讀四書五經,讀書痴迷,常被稱為「書蟲」。曾追隨南門儒士黃潛淵就學,並在「切磋吟社」學詩,後遂往詩壇發展。二十歲時開始教授漢文,白日工作,夜間則先後在黑金町、田心仔、竹北新社等地擔任教師。當時日人嚴禁台民學習漢文,文燦只能利用遊擊方式或在家中或在聚落中偷偷教學,備嘗苦辛。1945年後,以通曉漢文,受聘於新竹郵局,掌理文書。公餘依然開班授課,前後教授漢文達五十年之久。 文燦加入竹社後,經常與詩友參加各地吟詩大會,並長期擔任評審,自郵局退休後,擔任竹社總幹事達二十四年之久,畢生為推動傳統文學而努力。1986年抱病參加台南聯吟大會後,健康惡化,次年病逝。
本人物內容參考自新竹市文化局,業務項目:人物誌
https://culture.hccg.gov.tw/ch/home.jsp?id=285&parentpath=0,3
新竹市文化局人物誌內容多數源自新竹市政府於民國79年彙集各界學者撰寫編修的《新竹市志》叢書及民國94年增修之《續修新竹市志》中,包含新竹市從清代至民國85年間,新竹市地區的先賢與耆老生平事蹟,不但是民眾了解新竹市人物的入門資料,也是協助後進學者研究新竹地方知識的基礎文獻。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