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舊海關

跟舊海關有關的相片,共2張
跟舊海關有關的相片,第1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PDM

  「舊海關」,約興建於1864年(同治3年),為2棟2層、2棟1層,共計4棟建物的洋風建築。日治時期,北白川宮於1895年(光緒21年/明治28年)移駐此處時,使用最西側的2層樓建物,作為居所,同時成立近衛師團司令部。後來,臺灣總督樺山資紀則使用東側的2層、緊鄰的1層建物,成立臨時臺灣總督府。基隆的「舊海關」,成為日軍在臺灣的最高軍事、政治指揮中心。

 

  然而,1933年(昭和8年),因白蟻侵蝕的緣故,「舊海關」的現場,僅存西側的1層建物;1934年(昭和9年),改建為「鄉土館」,是基隆地區第1座博物館,專門典藏基隆相關歷史、民俗史料。

 

  1935年(昭和10年)時,鄉土館被日方列為「國指定史蹟及天然紀念物」。戰後,由海關接收的鄉土館,遭到拆除,並改建為供作基隆關稅局單身宿舍之用的「復興館」。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舊海關 / 撰寫者:丘國宣(亞洲數位典藏) / 描述文字授權:OGDL 1.0 / 建檔單位:基隆市政府文化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lace&id=179118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基隆市政府文化局
所在地-地址
基隆市中正區中正路166號
別名
基隆海關衙門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25.139169
所在地-經度
121.753313
是否開放
現況
改建為供作基隆關稅局單身宿舍之用的「復興館」。
資料來源
【圖片來源】 1.久恩工程顧問有限公司,2004年12月。《基隆市歷史建築導覽手冊》,頁:56,基隆市:基隆市文化局。引用不詳 2.陳世一,《港都雞籠‧文化出航》,頁:157。基隆市:基隆市立文化中心。國立臺灣圖書館提供   //   【參考書目】 久恩工程顧問有限公司,2004年12月。《基隆市歷史建築導覽手冊》,頁:56,基隆市:基隆市文化局。丘國宣於2019年2月20日引述編撰
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清治時期
撰寫者
丘國宣(亞洲數位典藏)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