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淮勇軍列隊

淮勇軍列隊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PDM

  「淮勇軍列隊」照片,由清朝人所拍攝,拍攝時間為1862年(同治元年)淮軍成立之後。照片中16個淮軍士兵,站定前、後2排,眾人的目光,皆朝向前方,應是在聽從長官訓示。淮軍,為清朝李鴻章創建的私人軍隊,後來成為了北洋軍隊的主力部隊。

 

  1861年(咸豐11年),曾國藩以淮上風氣剛勁、為千古雄豪的家鄉,命李鴻章到淮上招募鄉勇。當時,劉銘傳正想獨樹淮南、北,發展他的大志;同里的張樹聲曉得他,便向李鴻章推薦劉銘傳。因此,劉銘傳以千總(官職名)正式應募從軍,兵力為500人,確立劉銘傳的淮軍背景。

 

  1884年(光緒10年),法軍犯臺,清廷命劉銘傳領淮軍10營至,佈置防守。清法在臺戰爭的首役,即以基隆為舞台。法軍對於基隆的軍事行動,主要可分成1884年(光緒10年)8月初的首戰、10月初的登陸戰、11月中旬的鳥嘴峰之戰、1885年(光緒11年)1月的第1次月眉山攻防戰、1885年(光緒11年)3月初的第2次月眉山攻防戰等5次主要戰役。

 

  當時,參與清法戰爭的清軍成員,除了淮軍,還有許多地方鄉紳,如王廷理、周玉謙、劉廷玉、陳維樂等,在抗法保臺的歷史上,同樣留下一世英名與榜樣。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社會與政治
建檔單位基隆市政府文化局
資料來源
【圖片來源】 許梅貞,2003年10月。《鷹山龍水古戰場──清法戰爭》,頁:108。基隆市:基隆市立文化中心。引用不詳   //   【參考書目】 1.許梅貞,2003年10月。《鷹山龍水古戰場──清法戰爭》,頁:21、35、43、104、110。基隆市:基隆市立文化中心。丘國宣於2019年2月20日引述編撰 2. 鄧裕坤,1957年8月。《基隆市志:第十六種──保安篇》,頁:目錄1-9。基隆市:基隆文獻委員會。丘國宣於2019年7月5日引述編撰
撰寫者
丘國宣(亞洲數位典藏)
創作者
清朝人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年代不明
資料使用語言
繁體中文
媒體類型
照片
時間分期
清治時期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