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大圳頭福德宮

跟大圳頭福德宮有關的相片,共2張
跟大圳頭福德宮有關的相片,第1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崁子腳大圳頭福德宮,位在崁仔腳桃園大圳與臺一線內壢中華路旁,大圳頭福德宮以往是崁子腳區域的桃園大圳分水頭,往日本區農田密布,是桃園市境內重要的農業區。近幾十年來,由於內壢區域的城市化腳步快速,崁子腳附近的農田都已經變成城市景觀,僅剩大圳頭福德宮讓人們記得以往本地曾經是桃園重要的農業區。 福德正神,臺灣民間信仰一般都稱為土地公、福神、伯公、后土、福德爺、大伯爺、大伯公。土地神是自古以來就流傳在民間社會傳統信仰,源自於「社神」,在文化大革命之前,社神的信仰普遍存在於北中國,臺灣社會則以閩南人稱土地公,客家族群稱為伯公,然而在中國大陸華南區域裡,土地公和伯公並沒有差別。傳統社會的土地神就是社神,源自於漢民族對大地的敬畏與崇仰。 臺灣民間俗諺:「田頭田尾土地公」、而桃園臺地上是全臺埤塘水圳密度最高的區域,因而「圳頭埤尾土地公」,也成為桃園重要的文化現象。 民間有土地公「把水尾」的說法,認爲土地廟若面對水流的來向可以護祐水源安全農業社會仰賴「水」和「土」孕育農作,進而創造財富,水尾土地公可說是二種信仰的結合。

下載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大圳頭福德宮 / 撰寫者:林煒舒 / 描述文字授權:CC0 / 建檔單位:桃園市政府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lace&id=178858
描述文字授權: CC0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民俗與宗教
建檔單位桃園市政府
所在地-地址
桃園市中壢區內壢里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24.975649
所在地-經度
121.261921
是否開放
所在地-名稱
大圳頭福德宮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 (1945~)
撰寫者
林煒舒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