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錢家malraw除喪儀式

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錢家malraw除喪儀式

本影片紀錄南庄東河錢家的除喪及回娘家儀式,在賽夏族的生命禮儀中,「回娘家」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而且過程極為繁複及耗費財力,與漢人社會的回娘家習俗大不相同。賽夏族女性一生中,通常要進行多次不同階段的「回娘家」,包括新婚後回娘家(monSaySa'ip),生第一胎後回娘家(mal'az'aza ka korkoring),子女成人後回娘家(maSpalaw),過世後回娘家,又稱為除喪(malraw),以及活到老時回娘家(ho:rara:ol),賽夏族人相信回娘家儀式是否做得圓滿,往往關乎家庭成員與後代子雖是否平安,當家中發生不幸或意外時,經常會把原因歸咎於回娘家沒有做好。

malraw除喪儀式,也就是當夫妻任何一方過世時,未亡人在喪期屆滿後,必須帶子女和夫家親屬回娘家。抵達娘家時先哭跪於門口,不能直接進入,必須等待娘家親屬前來扶起,雙方代表先在門口進行談話,對於之前因不了解傳統文化而誤觸規範,請求娘家祖先及家屬體諒,之後再進屋內大廳進行對談。

回娘家需準備圓餅狀的糯米糕、生豬肉和米酒,並象徵性地各取一小部分煮熟,由雙方代表面向東方進行獻祭,其他部分則由娘家的男性家屬幫忙切成小塊,儀式結束分給娘家親友帶回家。獻祭儀式後,接著進行貼草儀式和復墾儀式,因為服喪期間不從事農作,除喪之後,由女方持柴刀或鋤頭揮三下,表示從現在開始恢復正常生活。

最後,大家圍成圈共舞歡唱,揮別悲傷,之後揹著娘家準備的糯米飯打道回府,中間不能回頭,整個儀式才算圓滿結束。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錢家malraw除喪儀式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苗栗縣中港溪產業文化復耕協會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Media&id=178818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族群與語言
建檔單位苗栗縣中港溪產業文化復耕協會
貢獻者
創作者
阿島‧武茂‧撒萬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19/01/27
媒體類型
影片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