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琉球行吟》〈相思埔〉

《琉球行吟》〈相思埔〉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ND

《琉球行吟》〈相思埔〉

黃慶祥因教職移居東港,但十餘年來仍不辭勞苦為家鄉小琉球作文史工作,成為地方政府推廣小琉球的重要參考,如今也接受信仰中心碧雲寺、三隆宮邀請,編撰廟誌。默默寫著小琉球故事的黃慶祥,成為外界近身小琉球的「渡輪」。「相思埔」為小琉球上福村的舊名,因往昔開墾時當地布滿相思樹且尚未開墾,所以先民便以「相思埔」稱之。在中國歷史上有折柳送別的習慣,「柳」取諧音有「挽留」的含意,時常用以表達依依不捨的惜別之情。黃慶祥以相思樹的枝葉型態比做長安的柳枝,長安人折柳送別,而琉球人卻無人折枝,所以相思樹能開滿山野不受破壞,作者便將思鄉的情緒投射於家鄉的思鄉樹上,相思樹迷惑外地的遊子,讓他們捨不得離開家鄉,滿山隨風擺盪的相思樹葉如鄉愁恣意蔓延,且越來越深。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琉球行吟》〈相思埔〉 / 撰寫者:葉晉嘉、李易祐、賴佑庭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屏東縣政府文化處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175976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屏東縣政府文化處
取得對象
屏東縣政府
取得方式
借閱
管理者
屏東縣政府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小琉球;相思埔;福村;長安鄉
撰寫者
葉晉嘉、李易祐、賴佑庭
創作者
黃慶祥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06/08
ISBN
986-00-6420-9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出版者
屏東縣政府
版本
初版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