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作品94-2,《節奏與旋律的對話》:〈根據綏遠山歌〉手稿 完稿

跟作品94-2,《節奏與旋律的對話》:〈根據綏遠山歌〉手稿 完稿有關的相片,共25張
跟作品94-2,《節奏與旋律的對話》:〈根據綏遠山歌〉手稿 完稿有關的相片,第1張
跟作品94-2,《節奏與旋律的對話》:〈根據綏遠山歌〉手稿 完稿有關的相片,第2張
跟作品94-2,《節奏與旋律的對話》:〈根據綏遠山歌〉手稿 完稿有關的相片,第3張
跟作品94-2,《節奏與旋律的對話》:〈根據綏遠山歌〉手稿 完稿有關的相片,第4張
跟作品94-2,《節奏與旋律的對話》:〈根據綏遠山歌〉手稿 完稿有關的相片,第5張
跟作品94-2,《節奏與旋律的對話》:〈根據綏遠山歌〉手稿 完稿有關的相片,第6張
跟作品94-2,《節奏與旋律的對話》:〈根據綏遠山歌〉手稿 完稿有關的相片,第7張
跟作品94-2,《節奏與旋律的對話》:〈根據綏遠山歌〉手稿 完稿有關的相片,第8張
跟作品94-2,《節奏與旋律的對話》:〈根據綏遠山歌〉手稿 完稿有關的相片,第9張
跟作品94-2,《節奏與旋律的對話》:〈根據綏遠山歌〉手稿 完稿有關的相片,第10張
跟作品94-2,《節奏與旋律的對話》:〈根據綏遠山歌〉手稿 完稿有關的相片,第11張
跟作品94-2,《節奏與旋律的對話》:〈根據綏遠山歌〉手稿 完稿有關的相片,第12張
跟作品94-2,《節奏與旋律的對話》:〈根據綏遠山歌〉手稿 完稿有關的相片,第13張
跟作品94-2,《節奏與旋律的對話》:〈根據綏遠山歌〉手稿 完稿有關的相片,第14張
跟作品94-2,《節奏與旋律的對話》:〈根據綏遠山歌〉手稿 完稿有關的相片,第15張
跟作品94-2,《節奏與旋律的對話》:〈根據綏遠山歌〉手稿 完稿有關的相片,第16張
跟作品94-2,《節奏與旋律的對話》:〈根據綏遠山歌〉手稿 完稿有關的相片,第17張
跟作品94-2,《節奏與旋律的對話》:〈根據綏遠山歌〉手稿 完稿有關的相片,第18張
跟作品94-2,《節奏與旋律的對話》:〈根據綏遠山歌〉手稿 完稿有關的相片,第19張
跟作品94-2,《節奏與旋律的對話》:〈根據綏遠山歌〉手稿 完稿有關的相片,第20張
跟作品94-2,《節奏與旋律的對話》:〈根據綏遠山歌〉手稿 完稿有關的相片,第21張
跟作品94-2,《節奏與旋律的對話》:〈根據綏遠山歌〉手稿 完稿有關的相片,第22張
跟作品94-2,《節奏與旋律的對話》:〈根據綏遠山歌〉手稿 完稿有關的相片,第23張
跟作品94-2,《節奏與旋律的對話》:〈根據綏遠山歌〉手稿 完稿有關的相片,第24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作品94-2,《節奏與旋律的對話》:〈根據綏遠山歌〉手稿 完稿

作品描述:作者認為節奏的重要性應不亞於主題旋律,因此在本作品中加強節奏樂器的地位,創造出有別於傳統的兒童節奏樂曲,並根據客家歌謠《平板》的旋律與和聲予以變化。本曲為44拍,C大調。樂曲一開始,定音鼓和高音笛開始進行對話,第5小節後大鈸及高音直笛加入,並由高音直笛吹奏出和聲,第10小節後旋律樂器接續出現,開始正式旋律。其編制包含兩部高音直笛、高中音口風琴、高中低音手風琴、兩部木琴、兩部鐵琴、定音鼓、風琴及鋼琴,節奏樂器部分有風鈴、沙鈴、大中小木魚、鈴鼓、響板、三角鐵、單皮鼓、小鑼、小鈸、小鼓(大、中、小)、大鼓、大鑼及大鈸等。 《節奏與旋律的對話(二)》 總譜手稿(完稿,剪貼);25面(13張)。(含影本1份)以黑筆抄寫,修正液塗改,藍色圖章添補小節號與頁碼。創作日期:1992-12-24。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文化部典藏網
建檔單位文化部典藏網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