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永興樂皮影偶-影身

永興樂皮影偶-影身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永興樂皮影偶-影身

皮影戲的影偶角色類型基本以因循中國戲曲的傳統,尤其是銜接南戲、傳奇的角色分類,以生、旦、淨、末、丑這五大角色為主要系統。此偶為臺灣皮影戲偶,為執槍武官之角色,為展現影偶的特色及根據劇情的演出效果,刻製各類的行當、背景、道具,為皮影戲之特色。 此物件以黑、紅、綠三主色貫穿於整體影偶。偶身屬陰刻,以上身、袍服、雙腿三個部分詮釋男身,三部分以棉線相互牽引,走動時可展現身軀的靈活性。 該偶身雙手持長槍,絳紅色的袍服,團花紋飾簡潔有致。著黑色長靴。長槍槍桿以竹片削製,以棉線固定槍頭與偶身的雙手。偶身僅有單一簽孔,是作為演出時打鬥使用的「跳腳」角色。可作為一般角色的武官。 該文物由呂憲光所贈,呂憲光為呂訴上之子,呂訴上為臺灣早期投入研究傳統戲曲的先驅,六〇年代左右呂訴上曾拜訪當年的傳統戲曲劇團,這批文物應是當年由劇團主所致贈。 永興樂皮影戲團由張晚(1892-1968)創立於彌陀區,張晚早年隨父親張利學習皮影戲,後將技藝傳予張做與張歲。張歲之子女張新國與張英嬌皆繼承父業,並隨藝師張德成學藝,現今該團已傳承至第五代。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永興樂皮影偶-影身 / 授權人:文化部典藏網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MOCCOLLECTIONS&id=17120010064。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文化部典藏網
建檔單位文化部典藏網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座標系統
WGS84
向量空間資料
POINT (120.248377 22.780085)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