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為臺南和勝堂的次間門神,其各自配以24 節氣門神。各以24 種神明代表各種節氣,每一扇門分佈六位神明,其最上方繪的是立春、立夏、立秋與立冬,為各季之始;門的中間則是春分、夏至、秋分與冬至,代表各季的中間點。而每一節氣所代表的神明各不相同,有各異其趣,如雨水神為能呼風喚雨的龍王;驚蟄神則為雷公;大暑神的表現,則是雙手舉一大火盆,表現夏日的嚴酷;勻整中帶有變化,是潘麗水的代表畫作之一。本件即為「廿四節氣邊門四扇」其中一扇。潘麗水(1914-1995),臺南市人,擅長民俗畫、彩畫,作品用色雅典、華麗且畫筆細緻,透露其個人強烈繪畫理念,並極具地方特色,彩繪作品主要見於廟宇彩繪上,畫作類別有門神畫、壁畫、樑枋畫、石刻畫、泥塑、門扇袑板畫等,其中又以漢代衣冠人物特為傑出,作品散見臺南、高雄大小廟宇,臺北保安宮亦留有巨幅壁畫,民國82年獲民族藝術薪傳獎。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