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鄭金獅國術團全棚獅表演之兵器-鉤鐮

鄭金獅國術團全棚獅表演之兵器-鉤鐮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鄭金獅國術團全棚獅表演之兵器-鉤鐮

此為全棚獅表演中的長兵器之一「鉤鐮」,同一般長槍的運用,直立的槍頭稱為「矛」,可用於點、刺、挑、撥、撩,除了矛的基本運用外,其槍尾一側多出向內彎的倒鉤,猶如鐮刀的形狀,可用於交戰時將對方兵器做牽制。在過去史書記載鉤鐮多以「戈」的形狀為其原形,從《禮記‧曲禮上》:「正義曰:戈,鉤孑戟也。如戟而橫安刃,但頭不嚮上,為鉤也」。 因此鉤鐮槍可以說結合了「矛」的刺,與「戈」的鉤,在用矛進攻的同時,鉤亦可做拉回的動作;而在鉤與對手兵器糾纏不定時,矛又可趁機攻勢,達到進可攻,退可守的狀態,可謂攻守兼備。

有關於鉤鐮槍運用的相關紀錄裡,《水滸傳》裏頭第57回「徐寧教使鉤鐮槍 宋江大破連環馬」有詳細的描繪,在與騎兵交戰過程中,內鉤可用於撥翻馬匹的前肢,使騎乘者跌翻,以利於做制伏的動作。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民俗與宗教,其他
建檔單位新竹縣政府文化局
管理者
鄭保寧
撰寫者
湯承翰;鄭燕玲;羅烈師
創作者
新竹縣客家武術舞獅發展協會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民國民初時期/臺灣的日治時期昭和年間
媒體類型
有形文物
尺寸
總長 150 公分;木柄 100 公分;鐵 50 公分
存放位置
新竹縣客家武術舞獅發展協會
材質
鐵、木
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