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修新竹市志上冊/卷三政事志/戶政/概述,頁637-638。
戶政是人口行政之簡稱,它的作用在人民方面是確定屬籍公證身份,作為享受權利履行義務之依據;在政府方面則是依據戶籍登記蒐集各種人口統計資料,作為施政的參考,例如經濟建設、國民教育、兵役徵召、稅務行政、社會治安、各項選舉、衛生保健及社會福利等工作的推行,皆有賴詳實的人口資料,才能有效掌握人口動態、運用人力資源。台灣的戶政基礎奠基於日治時期,明治38年(1905)總督府公佈「戶口調查規則」,實施第一次臨時戶口調查,將戶籍業務交由警察機關辦理。巡查與巡查補負責戶口調查,保正、甲長與居民負責戶口申報,居民以原住所為本籍,每家以家長掛名,登記全體家屬的關係、出生與死亡情形。
本件內容節錄自《續修新竹市志上冊》,〈卷三政事志〉,第637-638頁。(新竹市:新竹市文化局,民94年)
基於歷史文化之記錄需要不斷延續始能保存,新竹市政府於民國91年動工修纂《續修新竹市志》。延續前作《新竹市志》,續修的內容以民國75年至85年新竹市的各項資料為主,並針對市志有誤之處進行修正補充。續修三冊分卷跟市志一致,兼顧了地方志傳統,文字寫法更符合現代所需,讓有志於新竹市地方研究的新舊讀者,皆能閱讀便利並得到更多屬於新竹市特有的知識。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