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修新竹市志上冊/卷一土地志/歷史勝蹟/名勝/高峰植物園,頁206-207。
高峰植物園位於高翠路、寶山路、高峰路三條馬路圍成的區域內,在日治昭和7年(1932)即已設立「新竹州立赤土崎林業試驗場」,設置苗圃,培育多種本土或外來引進的樹種。二次大戰後,與新竹縣農林改良所合併為「新竹山林管理所高峰苗圃」,又於民國49年隨台灣林務局之改制而隸屬新竹林區管理處。 高峰植物園種植的標本林木數量龐大,樹徑在五十公分以上者眾多。園內有相當完整的植物生態體系,全區發現有324種植物,並有候鳥行經或棲息,發現有40種鳥類及20種蟲類。植物族群以相思林、楠木、馬尾松、濕地松、油桐等為主,是新竹市最茂盛的原始自然森林,豐富的植物景觀層層相疊,更建構出一幅優美的自然景致。 民國81年,新竹市政府委託「中華民國公園學會」作植物園的規劃,並設立簡易的自導性介紹牌,做為新竹市民休閒以及野外生態教育的場所,可惜因入口位於社區,地處偏僻,加以蚊蚋甚多,遊人卻步。截至民國85年底,仍然未能改善。
本件內容節錄自《續修新竹市志上冊》,〈卷一土地志〉,第206-207頁。(新竹市:新竹市文化局,民94年)
基於歷史文化之記錄需要不斷延續始能保存,新竹市政府於民國91年動工修纂《續修新竹市志》。延續前作《新竹市志》,續修的內容以民國75年至85年新竹市的各項資料為主,並針對市志有誤之處進行修正補充。續修三冊分卷跟市志一致,兼顧了地方志傳統,文字寫法更符合現代所需,讓有志於新竹市地方研究的新舊讀者,皆能閱讀便利並得到更多屬於新竹市特有的知識。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