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新竹市的地質和地形

新竹市的地質和地形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新竹市的地質和地形

續修新竹市志上冊/卷一土地志/地理、氣候與災害-自然環境/自然環境的特徵/地質和地形,頁29-35。

在地質結構上,新竹市橫跨第四紀蓋層和褶皺衝斷帶兩個構造帶。第四紀蓋層的基盤底岩,有新竹斷層橫貫,頭前溪、鳳山溪下游沿斷層破碎帶發育;在第四紀蓋層上方,則覆有深厚的現代沖積層。褶皺衝斷帶內的岩層,大部分是中新世到更新世的碎屑沉積物,因受到更新世造山運動的擾動,而出現不對稱褶皺的青草湖背斜和覆瓦狀逆斷層的新城斷層。青草湖背斜大致成東北-西南走向,北翼傾斜角約為10度到20度,南翼傾斜角約為5度至15度;兩翼傾斜尚稱平緩,其岩層露頭均屬頭嵙山層香山相,岩層完整,且並未受擠壓作用而出現破碎的現象。新城斷層大部分在新竹縣寶山鄉境,僅南北兩端斜貫本市東南角;斷層上部基盤岩層為上新世的卓蘭層,由南向北逆衝,而被覆在更新世頭嵙山層香山相的岩層上;斷層面向東傾斜40至50度,上下落差約650公尺,斷層帶比較破碎。

本件內容節錄自《續修新竹市志上冊》,〈卷一土地志〉,第29-35頁。(新竹市:新竹市文化局,民94年)

基於歷史文化之記錄需要不斷延續始能保存,新竹市政府於民國91年動工修纂《續修新竹市志》。延續前作《新竹市志》,續修的內容以民國75年至85年新竹市的各項資料為主,並針對市志有誤之處進行修正補充。續修三冊分卷跟市志一致,兼顧了地方志傳統,文字寫法更符合現代所需,讓有志於新竹市地方研究的新舊讀者,皆能閱讀便利並得到更多屬於新竹市特有的知識。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新竹市的地質和地形 / 撰寫者:新竹市政府 / 描述文字授權:OGDL 1.0 / 建檔單位:新竹市文化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170471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新竹市文化局
撰寫者
新竹市政府
貢獻者
撰稿人
陳國川
創作者
新竹市政府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97/12
ISBN
9860024642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出版者
新竹市政府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