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志第二卷住民志下/氏族(稿)/姓氏/各姓之姓源播遷及入臺經過/紀黎熊高歐賈陶侯金童/黎,頁600-601。
(1)姓源 黎姓出自商湯之後,至魏又有青黎氏的改姓。 《路史》謂:「西伯戡黎,武王後以封湯後。黎候豐舒之後,有黎氏,黎氏。望出京兆、九真(在今安南)、宋城(在安徽、河南)。」 《魏書》(官氏志)載:「素黎,後改為黎氏。」 (2)播遷 黎氏,發源於山西,秦滅六國,族人散居,齊明帝建武元年(西元四九四年)黎僑因功封永樂候,為明州(今浙江鄞縣)始祖。唐時,傳至黎幹。官京兆尹,其後繁衍蔚為望族。幹生度官虔化縣令,為寧都始祖,其後徒居福建寧化、宋末元初,黎天麟遷居梅州程鄉(今梅縣),是為入粵始祖。子孫繁昌,散居各地。 (3)入臺及入墾本市 乾隆十八年(1753),黎欽明由廣東海豐入墾今通霄。有清一代,黎氏族(稿)人渡海來臺者,悉屬入粵始祖黎天麟派下。 來自廣東省惠州府陸豐縣者,乾隆中葉,黎元定入墾新豐;乾隆五十一年(1786),黎為帝入墾今關西,其後裔多有遷居本市者。
本件內容節錄自《新竹市志》,〈卷二住民志下〉,第600-601頁。(新竹市:新竹市政府,民86年)
民國72年內政部公布地方志書纂修辦法後,新竹市政府即著手新竹市志叢書之修訂。歷經7年的資料整理,彙集各界學者撰寫編修,終於在民國86年出版八卷共16冊的集大成志書,將新竹市從史前至民國75年的歷史地理、政治社會、教育文化、地方經濟及人物等內容一併納入,不但是民眾了解新竹市的入門書典,也是協助後進學者研究新竹地方知識的基礎文獻。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