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志第二卷住民志下/氏族(稿)/姓氏/各姓之姓源播遷及入臺經過/駱秦田藍卓馮石簡古連/藍,頁582。
(1)姓源 《姓氏考略》云:「竹書紀年:『梁惠王三年,秦子向命為藍君,即藍田,子孫以地為氏。望出中山、東莞、汝南。』」 《通志氏族(稿)略》謂:「藍氏望出中山,戰國策有中山大夫藍諸。」 (2)播遷 藍氏源於黃河流域,究是何時向南播遷,因譜牒未修,難以詳考。惟知元明之際,藍姓入閩者已不少;藍光即其中之一,光生於元代,江西人,字仲晦,初為安南路知事,江西陷,光入閩,轉行省照磨,尋陞檢校,綜理閩清邑事,邑民懷之,改行省都事,明兵南下,光隱居教授以卒。閩中明清之際,藍姓人氏極盛。 (3)入臺及入墾本市 清康熙中葉(1682-1701),藍鳳由福建漳州入墾今嘉義六腳。有清一代,藍氏族(稿)人渡海來臺者,以福建漳浦為最眾。 來自福建漳州府漳浦縣者,乾隆年間,藍承顯、承略兄弟入墾今竹南,藍歡入墾今新豐。其後,裔孫多有移居本市者。
本件內容節錄自《新竹市志》,〈卷二住民志下〉,第582頁。(新竹市:新竹市政府,民86年)
民國72年內政部公布地方志書纂修辦法後,新竹市政府即著手新竹市志叢書之修訂。歷經7年的資料整理,彙集各界學者撰寫編修,終於在民國86年出版八卷共16冊的集大成志書,將新竹市從史前至民國75年的歷史地理、政治社會、教育文化、地方經濟及人物等內容一併納入,不但是民眾了解新竹市的入門書典,也是協助後進學者研究新竹地方知識的基礎文獻。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