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屏東市勝利新村研究調查計畫正式報告書〉

〈屏東市勝利新村研究調查計畫正式報告書〉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屏東市勝利新村研究調查計畫正式報告書〉

勝利新村位在屏東市區,興建於1937年,屏東陸軍飛行第八聯隊擴編為陸軍第三飛行團時期所興建的崇蘭陸軍官舍。順應興建當時流行現代化的建築風格,故建築外觀較一般傳統日式建築簡潔,外牆多採磚造塗以水泥砂漿裝修,內部隔間牆則為編竹夾泥牆。日式建築多採用黑瓦鋪設屋頂,勝利新村建築亦是如此。黑瓦俗稱「日本瓦」,日治時期日本人將之用於日式建築的屋頂。日本黑瓦的材料為水泥,其黑色成色主要是來自燒製過程中柴火煙薰的結果,在陽光照射下日本黑瓦又形成鐵灰色。另外,傳統日式建築正脊尾端會有板狀裝飾物,又稱為「鬼板」或「棟端」。鬼瓦常雕飾成鬼臉、獸臉等花紋,具有濃厚的裝飾意味,也是日本傳統建築的特色。因應戰爭需求,屏東市勝利新村許多眷舍的前庭、後院多設有防空洞,防空洞的多設於地面。1945年後,國軍延續作為陸軍將官眷舍,並更名為陸軍勝利新村,為全臺灣歷史最悠久的飛行軍官宿舍聚落,保留日治時期建築特色以及國軍接收後,眷戶居住後所產生的眷村特色,於2007年由屏東縣政府登錄為歷史建築,目前由屏東縣政府管理。 本文研究範圍為位在屏東市勝利新村內21棟建築,包含勝義巷5號、10號、11號;青島街98號、100號、102號;清營巷5號、6號;勝利路137號、139號、143號、145號、147號;永勝巷1號;青島街89號、91號、110號、114號、118號;必勝巷3號;康定街20號,進行建築研究調查、建築現況及損壞分析、修復再利用建議等內容。

本報告書分為第一章緒論;第二章基本資料調查與分析;第三章修復及再利用建議;第四章管理維護及因應計畫建議等內容來說明調查研究結果。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屏東市勝利新村研究調查計畫正式報告書〉 / 撰寫者:林思玲、高若熏、余樂筑、龔乃芯、李宜靜、蔡宜蓁、王奕維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屏東縣政府文化處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169463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屏東縣政府文化處
取得對象
屏東縣文化資產保護所
取得方式
借閱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屏東市勝利新村
撰寫者
林思玲、高若熏、余樂筑、龔乃芯、李宜靜、蔡宜蓁、王奕維
貢獻者
創作者
群創知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2018/01/12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存放位置
屏東縣文化資產保護所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