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部「推動國家文化記憶庫計畫」下,大抓周計畫教育協會創作「文化記憶」系列影片,本資料「日治時期第三代基隆車站」為《十個基隆冷知識》創作過程中所蒐集關於基隆在地特色的素材之一,並於影片中以動畫影像重繪呈現。
在1905年「基隆市區改正計劃圖」中,可看出日本人為了市區改正以及築港規劃,在今天的基隆車站站址蓋起了第三代的站駅。基隆第三代車站站房,落成於日治時期1908年,站體附有鐘塔與急斜的馬薩式屋頂,建築本體則為磚造建築,與同時期日本官方興建的新竹站、台中站同為文藝復興式建築。總督府將基隆逐步建設為臺灣的門戶,彰顯治理有方,其中第三代基隆車站便是重要的政績之一。戰後,於1967年因站體不敷使用之理由遭到官方拆除,改建為鋼筋混凝土構造之第四代基隆車站。
基本資訊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大抓周計畫教育協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