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文化院是一處以道教信仰出發的文化機構,不同於一般道教廟宇的鸞堂,其亦是提供大眾學習進修的社會道德學校,為充分運用神與人的關係,使扶鸞成為社會的公益活動,故開放社會人士參與扶鸞,藉著每夜訂定專題,實際的參與,使人們一窺扶鸞的奧妙與內涵,並領受更多行事的智慧,《文昌帝君》置於高雄文化院內。文昌帝君除有抗擊戰死、忠主救民之功績外,也是慈祥孝親的楷模,曾73次化生人間,世為士大夫,為官清廉,因此,天帝命文昌帝君掌天曹桂籍文昌之事,凡世間之鄉舉里選,大比制科,服色祿秩,封贈奏予,都歸文昌帝君管理,元明以後,隨著科舉制度的規模化,對於文昌帝君的奉祀也逐漸普遍,各地都建有文昌宮、文昌閣或文昌祠,其間雖時有興廢,但因文章司命、貴賤所繫,所以一直奉祀不衰。此像身著明朝服飾,頭戴文官紗帽,專注覽讀手上所持書卷,紅、黑二色互相顯見,近似木質質樸溫潤質感,更使其具有溫文儒雅之概。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