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椅凳類-大板椅 台灣早期家具是明清家具的一脈,在道光年間,來自漳泉一帶的唐山師傅把內地家具製作技術和明清南風格引進台灣,是台灣家具製作的肇始;類形繁多,有簡有繁,具可旁徵家具的衍變。由於台灣林產木材豐富,家具多就地取材,充分反應地域性色彩。本件採用苦苓木,特殊紋理風味甚為少有。板椅,又稱椅條,形式相當古老,至少流傳已有五、六百年,明朝萬曆年的魯班經匠家鏡即繪刻有此一款式,稱為搭腳仔凳;一般用獨木厚板做成長窄條形椅面,不用攢邊做成,板側面有劍脊線是本件的特色。下有四足呈側腳狀,腳側就是四足下端向外張開,上端向收,而兩端側腳間有直棖相連接,明代實物一般裝飾不多;用材粗碩。側腳顯著,予人後拙穩定的感覺;本件即充分顯著明代的風格特徵。椅條用途廣,搭配方形飯桌最為常見。其次,放置於廊簷下、門口埕供休息、工作之用,均很方便。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