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面右方題有「湯帝聘伊尹」,由此可知所繪之題材。畫面中有兩個主要人物,為左側戴冠冕者─商湯,以及右側者為伊尹,在一樹下,商湯與伊尹二人做拱手作揖狀。此題材是四聘的其中之一,商湯放下身段聘請伊尹這位賢才,夏桀無道時,商湯正實行仁政,伊尹因研究三皇五帝等英名君王的施政之道而馳名遠近,以至於求賢若渴的商湯王數次以名貴之物聘請伊尹,後以陪嫁奴隸的身分到商湯王身邊,但其實扶佐於商湯王左右,伊尹輔佐商朝五代五十餘年,對後世有極深厚的影響,在孟子《公孫丑章句下》提到:「……故將大有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謀焉則就之;其尊德樂道,不如是,不足與有為也。故湯之於伊尹,學焉而後臣之,故不勞而王……」,意指有作為的君主必有一位崇敬的臣子追隨,君主尊敬、愛惜臣子,所以商湯對伊尹則是先將他當為老師,再命他為臣,政行才有如此成績。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