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文化意象來說,處於盛開的季節,或是果實飽滿,藉以寓意能四季如春,五穀豐收或是多子多孫,福祿壽全的祈求。有關植物的部分常見有梅、蘭、竹、菊、南瓜、絲藤、月季、蓮花、玉蘭、桃、佛手、菜頭、石榴及葡萄等,彩繪上有時為配合整體的色調,不一定會和實物相同,主要是取其外型或讀音的吉祥之意。此彩繪係繪於民宅的正廳大門上,右邊門戶上的石榴,這樣的主題彩繪是傳統建築上常使用的對象,從圖像的型態來說,其果內有多子,在傳統文化來說有多子多孫,家族能綿延萬世。石榴產於中亞地區,中國地區也有2千多年的種植歷史,北齊時代就有視石榴是為多子多孫的植物,也常見於台灣傳統民宅之中,是常見吉祥植物的代表,且出現於彩繪或雕刻上。此彩繪為門上重要的彩繪主題,這是民宅常見的作法,有別於寺廟以門神武將。文官宮女等主題,透過圖像的吉祥意涵,祈求門第綿延欣榮。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