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白猿偷書贈孫臏

白猿偷書贈孫臏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白猿偷書贈孫臏」取材自《前七國孫龐演義》第四回「田忌刮鬚歸本國,王敖斧破大言牌」。孫臏在水濂洞服侍師父鬼谷,也跟著他學習兵略與遁甲變化。有一天鬼谷對他說:「徒弟,後山有一株桃木,乃是海上仙種。每十年開花一次,結桃子四十九顆,結果後要等四十九天桃子才會成熟,吃了能延年益壽。我昨天採要回來看見桃樹有結果了,眼看就要成熟,我怕會被人偷走。你從今天開始去用心看守吧。」孫臏帶一條短棍到後山,數了數仙桃只剩四十八個,隔一天又少了一個。料想可能被偷了,晚上就躲在樹旁盯哨。深夜時分,只見一隻白猿跳到桃樹上,孫臏拿起棍子往樹上打。白猿滾下樹,開口求饒道:「因為巢穴裡的老母親生病了想吃白桃,我才來偷桃的,沒想到老母親吃了反而病好了大半,我才會再來偷桃。請師父可憐我們,放我們一條生路。」孫臏不加以為難,就放走了白猿,還多送了牠一顆仙桃。白猿為了報答孫臏,去把鬼谷仙師藏在禱金洞石匣內的天書偷來給他。「師父接天書!」白猿從樹上丟下書卷,一溜煙便跑不見蹤影。林天助,烈嶼人,作品遍布大小金門宮廟。林天助早彩繪作品是直接在廟壁上以墨筆作畫,應用疊暈與勾勒畫法,以黑線條勾勒輪廓界限,再施墨色,由淺而深。「連環畫式」壁畫為金門廟宇彩繪中十分具特色的藝術表現形式。林天助無師承,其創作靈感來自章回小說,表現手法靈活,圖像構圖精緻。本彩繪主要是以油煙與粉塵附著,造成視覺上彩繪表面色階分布的不協調,同時還有不明液體垂流,造成部分彩繪的佚失。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
取得方式
取得授權
管理者
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
別名
金門縣東林佛祖廟;KMWA05-10-B-甲-0-B-20
撰寫者
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
創作者
林天助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19/03/02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媒體類型
照片
尺寸
33.5*36.5cm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