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東港

東港
數位物件授權: OGDL

10月12日,禮密臣隨著軍隊繼續往北前進,越過林邊溪後來到東港,在抵達前原本戍守於此的士兵都已逃離。東港,古稱東津,位於屏東縣東港溪出海口。關於東港地名的由來說法有二:其一,因其與西港(今高雄市旗津區)、中港(今高雄市林園區中芸港)的相對位置而得名;其二,因其位於高屏溪以東,故稱之為「東港」。日治時期,政府在此設置「東港街」。東港北臨新園鄉、崁頂鄉,東鄰南州鄉,西南隔臺灣海峽與琉球鄉相望,南接林邊鄉。今日以每逢三年一科的東港迎王平安祭典而聞名。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文化部
所在地-地址
屏東縣東港鎮
免費進場
史料摘要
臺灣的竹排(bamboo catamaran)是把併排的8-12枝粗竹條綁在一起製成;只要將數個竹排放在一起,再鋪上木板、稻草,就成了可供使用的橋樑。我們安全通過兩座竹排橋樑,在日軍抵達前,原先鎮守該地的士兵已棄守潛逃,因此我們毫無受阻地抵達東港紮營。
史料時間
日期
1895-10-12


時間


類型名稱
踏查時間


所在地-緯度
22.46704268019122
所在地-經度
120.44990867718502
是否開放
所在地-名稱
東港
參考資料
《臺灣堡圖》
資料來源
《福爾摩沙島的過去與現在》,中譯本頁426,原文頁356
撰寫者
朱曼云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