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三角湧

三角湧
數位物件授權: OGDL

7月23日清晨,日軍與三角湧的民兵有一番激戰,此戰日軍共2人陣亡,20多人受傷,民兵則有40人陣亡。當天晚上,主力部隊與另兩支部隊於三角湧會師。三峽舊稱為「三角湧」,因其地處大嵙崁、三角湧、橫溪三條河流的匯流之口。位置介於今臺北盆地與桃園台地之間、大漢溪的右岸、鳶山的北麓。最早在嘉慶年間可見「三角湧庄」之名,後在大正年間改稱為三峽庄。福德坑原名「土地公坑」,在乙未之役中三角湧當地居民推蘇力為統領,在土地公坑與日軍對抗。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文化部
所在地-地址
新北市三峽區
免費進場
史料摘要
23日清晨,敵軍出現在軍營旁的高地,使得日軍陷入苦戰;不過最終還是擊潰敵軍,留下40具民兵屍體。但是,日方也有24人折損, 包括2名陣亡。23日晚上,三支部隊照原計畫於三角湧附近會師。
史料時間
日期
1895-07-23


時間


類型名稱
踏查時間


所在地-緯度
24.93387364637652
所在地-經度
121.3698146747131
是否開放
所在地-名稱
三峽
參考資料
許佩賢譯,《攻台戰紀-日清戰史、台灣篇》(臺北:遠流,1996年)、《臺灣堡圖》
資料來源
《福爾摩沙島的過去與現在》,中譯本頁396,原文頁330
撰寫者
朱曼云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