蘿蔔乾,台語發音為菜脯,這是宜蘭人熟悉的味道。過去,白蘿蔔收成時,婆婆媽媽們會聚集在稻埕上,拿出菜刀、鹽、砧板及容器開始分工製作菜脯。製作的方法先將白蘿蔔洗凈晾乾,再去頭去尾切成小塊放進容器,加入鹽巴上下均勻搖動使其入味,再拿大石頭壓實兩天讓白蘿蔔出水,取出白蘿蔔切成細條狀裝入袋子再用大石頭壓一天,取出壓乾水份的白蘿蔔,再加入白砂糖就可以放入瓶罐中,最上頭撒一小匙的鹽防腐殺菌,就可以封瓶冷藏。 而「菜脯豉」的製作是將菜脯先切碎再曬乾,青蒜也切成細長絲,經曬乾後再切碎,將菜脯和青蒜一起放入容器裡加入糖予以攪拌,待醃漬出汁後就完成了。菜脯豉常用來搭配飯糰,吃清粥時當小菜食用。而宜蘭多雨易潮濕,如果未食用完畢放入冰箱仍可保鮮。在宜蘭市的南館市場可以跟攤商買到袋裝或瓶裝的菜脯豉,不起眼的包裝但卻保存了屬於宜蘭鄉下的特有好味道。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