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茄苳元聖宮

茄苳元聖宮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茄苳元聖宮,地址在八德區白鷺里三界廟前一號,創建於咸豐元年(1851),由地方士紳楊、劉、邱、林、黃、張、徐、蕭等大姓,因有鑑於茄苳溪庄內沒有大廟,因此在地民眾在宗教信仰上無所寄託,為了免除民眾遠奔他地求神拜佛的勞頓,因而號召民眾,籌募資金建廟。初建之時廟宇規模與一般民宅沒有差別,經光緒年間與民國39年(1950)二次重修後,又在民國63年(1974)於現址重建後,到了民國87年(1998)整建成目前樣貌。 元聖宮的香火源自於三官爐,與八德三元宮、南興永昌宮(主祀神農大帝)、霄裡玉元宮,仍有輪祀三官爐活動,每年到農曆8月時,隔年輪值宮廟會選定良辰吉時,至值年廟宇將三官大帝請回奉祀一年,依序循環每隔四年輪值一次。 宮內除主祀三官大帝與開漳聖王,並同祀觀音佛祖、神農大帝、三山國王、關帝聖君、天上聖母與玉皇上帝等神祇。由同祀神明可以推測,位於閩客交界線上的元聖宮,與客家信仰文化有著密切關聯。 本宮信徒以女性為主,且以老年人居多。信眾多以務農為業,寺廟維持經費則以信徒捐獻為主要。廟內設有元聖宮管理委員會,由信徒選出委員組成後,再選出主任委員。本宮除設有香公(廟祝)及管理人,並有神明會組織,設值年爐主及首事掌理。

公眾領域標章(PDM) 公眾領域標章(PDM)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PDM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桃園市政府
所在地-地址
桃園市八德區元聖宮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24.963872
所在地-經度
121.278529
是否開放
所在地-名稱
茄苳元聖宮
參考資料
桃園廳編,《桃園廳寺廟調查書》(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藏,1915),編號083019-01。
資料來源
桃園廳編,《桃園廳寺廟調查書》(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藏,1915),編號083019-01。
時間分期
清治時期/戰後時期 (1945~)
撰寫者
林煒舒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