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西螺七崁 勤習堂系統

西螺七崁 勤習堂系統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西螺七崁 勤習堂系統

勤習堂,為西螺在地的武術流派,創堂的祖師為廖懋昭,俗成萬得師,師承高榮師。高榮師武藝高超,西螺街大戶廖金埜聞訊,親自前往禮聘為護院武師,傳授家丁及子弟武藝。其中,又以七子廖懋昭盡得真傳,並於光緒年間考取生員資格,遂於24歲設館授徒。高榮師期許習武者唯有勤習,才能練就一身好功夫,遂將武館代命名勤習堂,而萬得師成為勤習堂的創館館主,數年後高榮師南下嘉義,據說後返回唐山。

萬得師除了武術之外,也擅長接骨及醫藥,其授徒因材施教,視弟子的體型與資質來傳授不同的技藝,曾大規模招收生徒兩次,首次招收了36名弟子,以高阿江為頭叫徒弟(首席弟子之意);第二次招收了40餘人。勤習堂在萬得師的帶領下,徒弟們學成返鄉設館,慢慢在台灣各地開枝散葉。

萬得師在武術、醫藥之外,也擅長北管文武場的樂器,與振興社的蔡秋風,同為市仔頭北管錦城齋之師兄弟,可見其興趣層面多元廣泛,傳有「聽曲市仔頭錦城齋,看武街仔尾勤習堂」一語。而萬得師最後將醫藥傳給長子廖心海,武術傳予三子廖心慈,希望這一文一武能夠在勤習堂子孫輩延續下去。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人物與團體
建檔單位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
撰寫者
陳建安
資料來源
​​​​​​​廖君達,〈勤習堂源流考〉,《海峽兩岸南少林武藝文化學術論文研討會》,2005年,《西螺鎮七崁武術調查研究與影像紀錄拍攝計畫成果報告書》,我們工作室有限公司,2010年11月
解散日期
1970-01-01
創辦人
廖懋昭
創辦日期
1970-01-01
創辦地-地址
雲林縣西螺鎮
創辦地-緯度
23.7755286
創辦地-經度
120.447285
時間分期
清領時期 (1683~1895)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