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西螺七崁 振興館系統

西螺七崁 振興館系統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西螺七崁 振興館系統

振興館,又與振興社以兄弟館相稱,為阿善師武藝傳承下的旁支流派,創館祖師為陳成師,平日以賣肉丸維生,所以又被稱作肉丸成。其師承阿善師及姓名不詳的唐山師父。小茄苳振興館最初是由陳成師的徒弟來教館,由於曾與鄰庄拼館失敗,於是又自竹山延請陳成師的另一名徒弟行信師來教館。據推測振興館的館號,在小茄苳已經有百年左右的歷史。

行信師,據傳出身自林內附近檳榔樹湖,約略在林內往湖山岩的路上,應為斗六市湖山里的楓樹湖庄。小茄苳的拳種也自振興社的揲仔拳,變為今日小茄苳振興館的永春拳,而廖朝欽及廖銀全是聘請行信師到小茄苳時的前後任館主。

振興館雖然由陳成所創立,但是真正向外拓展的是第二代陳行信、陳松等人。陳松主要是在彰化社頭、田尾、田中一帶交界的紅毛社傳館,陳行信則是在二水、林內、西螺、莿桐、虎尾等地傳館。由於陳行信不只向西螺的陳成學拳,還另外跟著外地的唐山師父跑江湖學功夫,因此各館所傳的拳種不盡相同,只能以館號來識別兄弟館,目前雲林地區還留有小茄苳跟大埔尾兩館。位於西螺振興里的振興館,屬小三角馬的永春拳、位於莿桐大美村的振興館,跟振興社同屬椅樤馬的拳路。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人物與團體
建檔單位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
撰寫者
陳建安
資料來源
《西螺鎮七崁武術調查研究與影像紀錄拍攝計畫成果報告書》,我們工作室有限公司,2010年11月, 何美慧等,《雲林縣客家武館生態之旅推動育成行銷計畫~雲林縣客家武館文化基礎田野調查》,2006年
解散日期
1970-01-01
創辦人
陳成師
創辦日期
1970-01-01
創辦地-地址
雲林縣林內鄉
創辦地-緯度
23.7618842
創辦地-經度
120.6084832
時間分期
清領時期 (1683~1895)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