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深河出身書香世家,其祖父、伯公、叔父都是前朝秀才,而蔡深河則是台北帝國大學醫學部畢業。如果僅是如此,也沒什麼。但是他從臨床中發現許多鄉下民眾罹患肝病,尤其是阿米巴原蟲經由血液進入肝臟造成肝膽化膿症的患者特別多,於是他專注於研究肝膽膿瘍,並鑽研出針刺引流方式,活人無數。
蔡深河在1960年發表他的研究成果與療程方法,並在國際上受到相當的重視與回應。他並與當時在台灣的美國海軍第二研究所展開18年的醫療合作計畫。當時台灣的醫學儀器不夠精密,所有的血液檢體都得送到美國亞特蘭大的疾病防治中心去化驗。只要蔡深河有需要,第二研究所就會派專車到北港取回病人的血清即檢體,然後送到美國。若有任何與肝膽內科相關的論文及研究資料發表,也會送交到北港給蔡深河,因此蔡深河的資訊可說是與國際同步。直到中美斷交,海軍第二研究所遷往馬尼拉,與蔡深河的合作關係才終止。
蔡深河一生救人無數,並在肝膽膿瘍的研究上有著傑出的表現,為此,美國海軍第二研究所曾頒發「格物濟人」獎牌贈與蔡深河,而1994年第四屆「醫療奉獻獎」亦是由蔡深河所榮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