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德氏水牛左腿骨

跟德氏水牛左腿骨有關的相片,共2張
跟德氏水牛左腿骨有關的相片,第1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德氏水牛左腿骨

德氏水牛,學名Bubalus teilhardi Young, 1932,屬偶蹄目,牛科,水牛屬。本件標本屬於德氏水牛左股骨,呈深褐色,為左上肢大腿骨。保存狀況尚完整,為近完整之球形的股骨頭、股骨骨體及膝蓋骨(髕骨)。但上端大轉子骨處略有缺損。本件採購入藏化石標本,為漁民採集於澎湖海溝,屬更新世晚期到更新世結束階段遺物,年代距今大約四萬至一萬年前,當時為冰河期,海平面比現在下降約110公尺,臺灣與大陸相連在一起,動物及人類可以用走的往來於兩地之間。一些原本生活在大陸北方的動物以及德氏水牛,紛紛向南遷移,為了避寒及獲得更豐富的食物資源,臺灣海峽就成為了牠們的棲所。當冰河時期結束海水面上升形成臺灣海峽,這裡就成了它們的埋骨處。臺中科博館依據近年來從澎湖海溝撈獲的動物群組合特徵命名為「澎湖海溝動物群」。後來,陳光祖建議改稱為「臺灣陸橋動物群」。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德氏水牛左腿骨 / 授權人:文化部典藏網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MOCCOLLECTIONS&id=16000044989。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文化部典藏網
主題分類生物、生態與環境
建檔單位文化部典藏網
作者
作者:
日期
年代: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