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被面

跟被面有關的相片,共6張
跟被面有關的相片,第1張
跟被面有關的相片,第2張
跟被面有關的相片,第3張
跟被面有關的相片,第4張
跟被面有關的相片,第5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本件織錦被面呈長邊較大的長方形,長192公分、寬94公分,左右兩邊皆有單純藍色棉不的部分,以細密交織的靛青直線框線與中間的由淺藍色細棉線與靛青色粗棉線交織成的連綿織錦圖紋相區隔。中間的織錦圖紋,整體可看作三組相同的橫向單元上下堆疊而成,單元之間有著由平行兩道曲折紋及中間不規則點狀紋構成的框線圖紋,圖樣單元中央為三列橫菱形紋,菱形外框內部有中間的帶“X”字八角圖案與四周的空心菱形,菱形紋四周包圍著靛青色方格與淺藍色直角三角形,靛青色方格內以淺藍色線條勾勒出平行斜線、重層菱形等圖樣,淺藍色方格內則有靛青色斜線。橫菱形紋兩側,黑底上有著連續白點構成的粗曲折紋,兩道平行的曲折紋中間有著正反“L”組成的空心斜四方形,沿著曲折紋的波動變換方向,在曲折紋與框線圖紋相夾出的三角空間內,有著連續粗短線紋及橫菱形紋,菱形紋由內含空心菱形的八角圖案及四周菱形組成,菱形紋兩側上方另有平行重層“V”形紋,將剩餘空間填滿。圖紋上下對稱、左右連綿不斷,雖然是簡單幾何圖樣的重複堆疊,但依然表現出精美的裝飾技法與圖樣安排。侗族婦女的「侗錦」工藝十分出名,多以靛青色棉線織成,也有棉紗與彩色絲線交 織、全部絲線織成的情況,織成各種鳥獸幾何圖案,圖案大方、色調絢麗,以黎平、通道、三江等地所產較為馳名,黎平的「諸葛錦」更是在清乾隆年間即遠近馳名,邑人張應詔更作《諸葛錦詩》讚賞頌揚。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被面 / 授權人:文化部典藏網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MOCCOLLECTIONS&id=16000008568。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文化部典藏網
主題分類族群與語言
建檔單位文化部典藏網
作者
作者: 王樹珍
日期
年代: 1945年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