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木盤

跟木盤有關的相片,共10張
跟木盤有關的相片,第1張
跟木盤有關的相片,第2張
跟木盤有關的相片,第3張
跟木盤有關的相片,第4張
跟木盤有關的相片,第5張
跟木盤有關的相片,第6張
跟木盤有關的相片,第7張
跟木盤有關的相片,第8張
跟木盤有關的相片,第9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本物件為蘭嶼達悟族的「女人魚木盤」,材質為木製,是以一塊完整的木材雕刻而成,直徑36cm、高度1cm。本件魚盤由圓形盤體與短握把兩部份組構而成,整體仍保留木頭原色,但因長期使用而略呈現淡褐色。本物件盤體底部面積較小,口部面積較大,周壁由下而上向外傾斜成一圓弧狀;握把為一微突起之長方形短握把,該短握把保留有穿孔,但不見繫綁繩子。 蘭嶼達悟族魚盤分非儀式性魚盤與儀式性魚盤。非儀式性魚盤指的是一般的底棲魚,分女人魚專用魚盤(Nanatnganan),男人魚專用魚盤(Raratan),都是圓形。儀式性魚盤主要是指飛魚與尾隨飛魚的浮游大魚,吃浮游大魚的專用盤稱Akulan。在飛魚季時會有專屬自己的飛魚盤,盛裝飛魚的盤子有固定的形制,不可用來裝其他種類的魚,否則會招來不幸,萬一誤用,則須將盤子打破丟棄。「女人魚木盤」可用於盛煮熟之雜類海鮮,諸如:螃蟹、龍蝦、海螺、貝類及各種女人食用魚類等。 蘭嶼雅美(達悟)族人的飲食文化中,依食物的形態、色澤、味道、毒性及命名等屬性,對於食用的性別、年齡,及女人懷孕、產後等,都有嚴格的規定與禁忌。同時所使用的煮壺和盛用的器皿,也各有分別,不可混用。因此產生許多不同名稱的盛用木盤,但其形制除專用於盛放飛魚的木盤呈戽斗形外,其他都是圓形。木盤的材料,一般採用當地豐富的對葉榕、烏心石、番龍眼、臺灣膠木、臺灣狄氏厚殼及蘭嶼麵包樹等,擇其靠近樹幹基部生長的板根(avig no kayo)。製作各種器皿的技術是每個雅美(達悟)族男子必備的,男孩多由父親處習得此項技藝。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木盤 / 授權人:文化部典藏網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MOCCOLLECTIONS&id=16000006759。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文化部典藏網
主題分類族群與語言
建檔單位文化部典藏網
作者
作者:
日期
年代: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