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苧麻纖維

跟苧麻纖維有關的相片,共2張
跟苧麻纖維有關的相片,第1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由於苧麻生長快速一年可收成三到四次,一般臺灣原住民族多會在家屋附近種植,取其苧麻的堅韌植物纖維,將其作為原物料,應用於紡織布匹與編織器兩大類。製成可應用的麻線必須經過繁複的工序,如採麻、剝麻、刮麻、水洗、曬乾,接著將曬乾後的麻纖維,依照用途捻製成紡織用或編織用的粗細不同的麻線。編織用則需要再次絡紗後,經過漂染、煮線等工序,最後才進入紡織的工作。本件來自賽德克族的苧麻纖維,係為已經過前製處理後的纖維,每小束纖維綑上單活結後,再集結成大束纖維同樣做單活結暫時綁固。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苧麻纖維 / 授權人:文化部典藏網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MOCCOLLECTIONS&id=16000004561。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文化部典藏網
主題分類族群與語言
建檔單位文化部典藏網
作者
作者:
日期
年代: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