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吃湯圓已經是台灣民間社會的習俗,每到冬至,電視廣告就強打冷颼颼以及熱騰騰的湯圓廣告,然後最後的畫面通常是一家團圓喜樂。詔安客家的湯圓也是如此,冬至要吃湯圓,還要用湯圓祭拜神明或祖先,象徵添歲全家團圓。但是詔安客家還有一個與閩南人比較不一樣的習俗,就是把湯圓粘在門牆上,而這樣的做法有個傳說。
據說很久前有一戶人家的孩子在冬至走失,尋找好久都沒找到。期待兒子回家的母親每年都將煮熟的湯圓黏一些在門上,希望她饑餓的兒子回家可以馬上吃到湯圓。幾年後一直迷失在深山未曾與人接觸而喪失說話能力的兒子突然回來了,母親將門上的湯圓取給他吃,吃完竟然開口說話,村民都替他們高興。因此對詔安客家人來說,冬至湯圓意思就是期盼未歸親人早日歸來,而吃黏在門上的湯圓除了節儉,還有去病、平安之意。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