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二崙來惠地名由來

二崙來惠地名由來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二崙來惠地名由來

二崙鄉的來惠社區,是台灣推動詔安客家文化流傳最積極的地方,全村居民幾乎全是張廖姓。入墾此地的廖姓人士,在系統上又大致可分為兩派,一為十六世的廖子聰、廖子茂等;另一則是十二世的廖和(崇洞)等人。關於來惠社區的名稱有個有趣的說法「回頭屋」。據傳,因為當時他們日出耕作,而至八角亭一帶開墾農地,日入而歸,拖著一天辛勞工作疲憊的身體,渡過橫流的圳溝獨木橋,而回到家(回來厝),歎一聲而歇下來,因此自稱此地為回來厝。日治時代因以日語發音不通順乃改寫為惠來厝,戰後改為來惠村。

另一種說法則是,早期泉州人對漳州人很不友善,依清代台灣大租調查書登載,清道光3年(1823)時,崙背枋南村新莊發生大搶劫,包括生活在七崁西方的族人,包括港尾、惠來厝等地, 經常被泉州人所結黨之盜匯騷擾,導致原本住在惠來厝之族人,不得不搬到塘子面等地居住。有一次泉州人強逼七崁吃和解酒的大械鬥中,由於七崁有備而來,泉州人縱然有勇士支援仍死傷慘重,不但血染新店龍溝大排,更在一路追殺後,其屍體堆積形成今日惠來厝眾所皆知的萬人塚。自此之後,盜匪不敢再入侵此地,族人便重回惠來厝原處定居,也就有了今日回頭屋之名。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社會與政治
建檔單位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
別名
回頭屋
撰寫者
陳建安
資料來源
1. 廖丑編, 「臺灣與西螺嵌開拓史」 2. 廖良元,「七欠足拓」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