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志第四卷經濟志上/工業/礦業及礦產製品工業/礦業/海域油氣田探勘開發/長康油氣田鑽探,頁368-371。
新竹外海海域長康油氣構造,位於新竹外海約25公里處,即台灣海峽内之新竹、台中、台西盆地西北範圍以内。中國石油公司海域石油探勘處,曾於民國59年起,陸續在台灣海域實施地球物理測勘工作,並自民國62年開始,在靠近海峽與鄰近本島之北方海域,各主要盆地鑽鑿84口探井(至74年12月止),包括與外資合作所鑽探井10口,自力鑽探74口;其中尤其至民國68年3月,鑽探完成長康一號井(CBK-1),發現油氣蘊藏後,曾先後陸續鑽探十口井,長康三號(CBK-3)四號(CBK-4)於中新世打鹿頁岩砂層、石底層及木山層等不同層次,鑽獲具有經濟價值之油氣,其餘各井僅具油氣徵兆,或少量油氣,致未能證實其開發價值,且各井所獲油氣均屬不同地層,無法確定油氣聚集情形,頗令地質人員難以理解,該地區之鑽探工作,乃暫予停頓,而積極進行該地區地球物理測勘資料,以及各井地下地質之全盤性綜合檢討。並加緊震測致力其他構造之鑽探。初步結論,雖認定該地區深具油氣儲集潛能,但確實構造地貌,仍無法正確掌握。
本件內容節錄自《新竹市志》,〈卷四經濟志上〉,第368-371頁。(新竹市:新竹市政府,民86年)
民國72年內政部公布地方志書纂修辦法後,新竹市政府即著手新竹市志叢書之修訂。歷經7年的資料整理,彙集各界學者撰寫編修,終於在民國86年出版八卷共16冊的集大成志書,將新竹市從史前至民國75年的歷史地理、政治社會、教育文化、地方經濟及人物等內容一併納入,不但是民眾了解新竹市的入門書典,也是協助後進學者研究新竹地方知識的基礎文獻。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